与劳模吴旭芝一起下井的日子(下篇)发表时间:2017-07-06 21:23 因为工作需要,两年后,我被调到矿上的中学当教师。说来也巧,我第一次接手的初一六班的小班长,就是吴师傅的儿子。开始时我并不知道,只是感觉这小伙子勤奋、诚实、正派,和同学们相处的关系很好。当时,唐家庄矿风格挺高,把好煤都运往全国各地,自己烧的却是含矸石很多的中煤。这种煤一般的炉子不能烧,只能在名为“扫地风”的砖砌炉子里才能点燃。在班长的带领下,我们班砌的炉子特别好烧,一炉膛火烧起来啊,烟囱红彤彤的,进教室烤脸。 我曾几次到吴师傅家进行家访,但只有一次遇到吴师傅。这个时候,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了。 吴师傅还是那样憨厚地笑,那样热情地招待我。当我把孩子的情况向他汇报后,他实实在在地说:“张老师,过去你跟我叫师傅,现在我该跟你叫老师,你文化高,是我的老师,孩子交给你了,你要像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求他。我一辈子当工人,不识几个字,是旧社会造成的。现在是新社会,搞建设,没知识没文化不行。现在有的孩子不好好念书,我就不赞成!将来他们参加工作,没点文化基础怎么行啊!我不会说什么,孩子你只管教育,有需要我的,我一定办到……” 从吴师傅家出来,我心里很不平静。吴师傅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工人,亲身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,他对自己的儿子,倾尽了全部的爱,抱着很大的希望,要求确实很严格。 我从吴师傅孩子身上看到的那种勤奋学习、热爱劳动、热爱集体的精神,实际上也是吴师傅心血浇灌的结果。(本文作者:张立军) |